济南明择
|
北京明择
|
英文明择
|
北京英文
|
登录
|
注册
|
在线情况
明择社区
总共
1125
个主题 /
1425
篇帖子 /
514
位用户,2023年04月23日新增
1
个新主题 /
1
篇新帖子 /
0
位新用户,欢迎新用户
yunnmaomao。
首页
→
明择之家
→
我爱我家
→
要归隐还是赶集?做一个懂旅游的人
要归隐还是赶集?做一个懂旅游的人
发起人:
mingze
回复数:
0
浏览数:
5465
最后更新:2014-06-20 12:24:15 by
mingze
倒序浏览
正序浏览
mingze
发帖数:47
经验值:69
注册时间:2006/04/18
职位:
工兵
角色:Everyone
发表于 2014-06-20 12:24:15 |
只看该作者
1楼
要归隐还是赶集?做一个懂旅游的人
懂旅游的人和会生活的人一样,不知道旅游是什么,但知道旅游不是什么。
在旅游景点龇牙咧嘴或手舞足蹈地拍张照片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某天,你在朋友家翻看他的影集时,发现那小子居然跟你上个月一样趴在那块刻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头上做豪情万丈或者志得意满状时,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而实际上,趴在那块石头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出同样动作的又何止他跟你。
好不容易才攒够的假期,又忍痛割爱从银行拿出了钞票。到了外面景点却连留张影也不会想点别的招数,净跟别人在那些石头、牌匾、大门、亭子前瞎搀和,还得使出浑身解数抢占有利地形,不是犯傻是什么?所以,如果下次你有机会去巴黎,若再昂首挺胸地站在埃菲尔铁塔或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前,不就有点想让人确信你去过国外的心理吗?在巴黎街头随便照张相,没人会说你是站在北京街头拍的,如果有人真这么说,那是因为他没去过巴黎,不是你。
旅游不是赶集
旅游的时候买纪念品和古人遇美景题诗,大概可以相提并论一番。一个是拿回来,一个是留下来,但诗歌这种原始的情趣已经随自然而退化,再说现在如果你要拎个墨汁瓶到黄鹤楼上题诗,不被以破坏文物的罪名捉进公安局,也会被罚款。由此看来,这些纪念品倒成了顺应时代的变通之举。但这种行为多半和上当受骗是同义词,从而把“纪念”两个字生生贬了值。
在中国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景点,几乎所有的显眼处定有形形色色的工艺品、土特产品,然而阅遍神州,所有的景点商品几乎全是大同小异,一类是看得出来的价廉质糙,一类则价格不菲但质地难定。旅游大军一到,小贩们便一哄而上,景点简直成了菜市场,至于那些介绍商品比介绍景点更卖力的导游们则更是变成了“善解人意、服务周到”的导购。受到“鼓舞”,游客买起东西也堪称大手笔,到西安,买个农民在土窑里烧的秦俑模型;到云南,弄个印花蓝布;到北京,长城脚下盖个邮戳,证明自己是条好汉,甚至有人不辞辛苦从东北扛回一包大米……一大沓人民币花出去,换回一大包一大包的旅游纪念品。旅游购物指向明确,就是要把家里变成一个各地奇珍异货的博览馆,借此来显示自己的阅历、趣味和眼力,不幸的是千里迢迢千辛万苦背回来的多半———存之无味,弃之可惜。
旅游不是归隐
一开始,旅游是被都市人当做归隐山林的梦想来憧憬的。简而言之就是暂缓为高薪高职的拼命工作,暂别花天酒地的各种应酬,暂停人来车往的都市生活,到没有电、当然也就没有电视的地方,去山上散步、自己劈柴生火,过亲近自然的简朴生活。这就可以解释,旅游为什么成了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到半工业化或者农业国家,现代地区到前现代地区的一场迁移运动。
然而归隐的梦想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首先你得选个好的归隐地点,在旅行团泛滥的年代,但凡有点名气的景点如过江之鲫的游人,使早已在城里厌倦了摩肩接踵的他们在这里感受最深刻的还是摩肩接踵。
那么就去边远蛮荒的地界吧!是的,那里的天空特别高远,那里的星星特别美丽。
但是在多次经历了没有电和热水、“亲近自然”的小旅店过夜后,每天睁开眼,想到的就是今天能吃到什么、会住在哪里,能不能洗上热水澡。那些平时想都不用想的日常生活细节被成百倍地放大。在山里徒步,人也会变得对浴室那种特有的混合着洗发水、沐浴液和香皂又被热气蒸腾过的香味特别敏感。往往在徒步了一整天,又脏又饿地接近一家小旅店的时候,甚至浴室的香味比食物的香气更能让人振奋。如果是个丢三落四惯了的人那更要命,每次去公共浴室洗澡之前,必然要神经质地把自己带的东西检查再三——如果洗到一半发现忘记带肥皂或浴巾了可怎么得了?
旅游的归隐意义说白了,就是来自抽水马桶普及化高的地区的游客,一方面指定要看人家的木质马桶,同时也要求自己下榻的五星级酒店客房里的抽水马桶一尘不染。我们不可能真的离开城市,即使每天都面对城市感到恐惧。社会学家早就说过,人是群居的动物,对物质的依赖是其天性。几个世纪以来的城市文明给人们提供的丰富、舒适的生活享受,足以使任何一种劝说人们放弃城市的鼓动显得软弱无力。就连Bill Bryson这个长途旅行的老油条,在《欧洲在发酵》的文末都说,“我思念我的家人,与家居生活的种种舒适与亲昵,我已厌倦了张罗吃饭睡觉的日常苦役……”
联系我们
-
隐私与版权
-
小黑屋
-
返回顶部
© 1999-2024
bbs.mingzer.cn